7月11日,创新药板块集体走强,多家CXO公司涨幅居前。
相关ETF中,港股医疗ETF(159366)涨2.36%,成交额超1.3亿元。成分股中,凯莱英涨超12%,药明康德涨超11%,药明联合涨超9%,昭衍新药、康龙化成等股涨幅居前。
公开资料显示,港股医疗ETF(159366)汇聚内地稀缺的特色医疗细分龙头,布局互联网医疗+CXO+医疗器械,产品为纯港股通ETF,支持T+0交易。港股医疗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,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医疗器械、医疗商业与服务、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,以反映港股通内医疗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。
据wind金融终端,截至2025年3月7日,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涵盖了医疗器械(占比12.6%)、CXO(占比32%)、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。永赢基金指出,该指数是市场上CXO“浓度”最高的港股医疗指数,港股CXO资产质量优质,覆盖了众多全球研发外包龙头。
权重股方面,截至2025年6月30日,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(932069)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、京东健康、阿里健康、药明康德、国药控股、金斯瑞生物科技、威高股份、微创医疗、平安好医生、中国生物制药,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.7%。
消息面上,7月10日,CXO龙头公司药明康德发布25H1业绩预增,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208亿元,同比增长约20.64%,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4.24%;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63.15亿元,同比增长约44.43%。
长江证券指出,伴随着2025年以来二级市场创新药估值重塑、中国创新药License-out趋势愈发明显和一级退出渠道有望逐渐打通,多因素共振下,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或进入上升通道,国内CRO企业有望充分受益。由于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恢复节奏早于国内,因此CXO海外需求改善节奏快于国内。而CDMO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普遍高于临床CRO和临床前CRO,因此需求改善逻辑在CDMO板块演绎得更早更清晰。伴随着2025年以来二级市场创新药估值重塑、中国创新药License-out趋势愈发明显和一级退出渠道有望逐渐打通,多因素共振下,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或进入上升通道,国内CRO企业有望充分受益。
(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亦不代表平台观点,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。)
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